據寧夏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2021年,寧夏落實賀蘭山、六盤山、羅山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,完成投資48.55億元,實施項目148個。賀蘭山生態保護修復、黃河寧夏流域礦山治理、20個縣(市、區)生態工程建設、總投資369億元的14個項目包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入國家“十四五”生態修復重大規劃、重點工程、重要項目資金儲備庫。通過兩輪“回頭看”,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169處整治點位得到鞏固提升,保護區外圍45處整治點位也進行了再治理、再修復,賀蘭山200平方公里歷史“瘡疤”逐漸愈合,植被覆蓋度增加5%。
同時,寧夏不留死角規范礦產開采行為,寧東無證煤礦問題實現清零。礦業權勘查開采信息100%向社會公示,“黑紅名單”常態更新,礦山企業生產行為置于公眾監督之下。在兩輪次礦產資源領域違法違規問題大排查大整治中,1161個礦山企業接受嚴格“體檢”,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全面向好。
“今年,我們將以生態環境大保護為主線,繼續實施‘三山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。”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寧夏將實施“三山”生態保護修復項目57個,計劃投資39億元,完成“三山”規劃區生態治理16萬畝,營造林150萬畝,保護修復濕地22.5萬畝,推動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、好中向優。
另外,寧夏禁止新設露天煤礦,最大限度減少礦產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擾動。堅持“誰開采、誰修復,邊治理、邊驗收”原則,制定在建與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管理辦法,開展黃河寧夏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破壞與污染狀況調查評價,實施紅寺堡區、原州區、賀蘭山東麓青銅峽甘城子村段等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18個,保障黃河寧夏流域水清河晏。 (記者 趙銳)